第(1/3)页 这节目就是闲聊,天南海北的闲聊,气氛倒是挺轻松的。 张辰完全感觉不到有任何隔阂感。 整个90年代是香港电影最后的辉煌,各种类型的佳片层出不穷,真正的百花齐放。 那时候,香港电影的外埠巨大,台湾,东南亚,日本,韩国…… 所以他们什么题材都敢拍,因为不论怎么拍都卖得出去。 黑帮片也在那段时间达到顶峰。 张辰其实对黑帮文化挺感兴趣的,毕竟他是八零后嘛,先天能产生共鸣。 只不过回归后,黑帮片就不行了。 当然不行了,黑帮泛滥其实就是当时的港英政府纵容的结果,中英签署声明,就代表中方不会放任不管,那些字头也要想后果的。 所以那两年,有能耐的都在想办法移民,但有社团背景的,你想移民,英国爸爸也不要。 回归后,大环境变了,黑帮片自然也就没落了,貌似2000年后,只有杜大炮还在头铁的拍《黑社会》,票房自然可以预见。 梁文道总结:“那时候确实是乱,八九十年代那会,社团的势力遍布娱乐圈的边边角角。 有的大哥干脆自己出来当明星,看过林岭东的《学校风云》没有,有点类似那个样子。” 窦文涛也在一旁补充:“我曾经看到过报道,报纸新闻的大标题就是-社团入侵娱乐圈。” 张辰也听说过这段历史,还了解过不少八卦。 比如周润法因为认识龙五,免了不少麻烦。 比如任达华是娱乐圈里最另类的一个,因为他亲哥哥是警队一哥的候选人。 比如梅艳芳让张学友斟茶认错。 比如有小明星向程龙求救,有小社团用裸照勒索她。然后程龙直接放话对方把裸照拿回来,否则就出1000万买他的暗花。 “总之,那时候是真的乱,但精品也真的多。 各种好电影层出不穷。 其实大家都是胡乱拍。 一部经典电影的诞生,很可能就是两个老板凑到一块喝酒的时候闲聊,那谁谁谁最近挺火的,找他拍电影肯定赚。 然后就定下了演员。 有了演员,才开始编剧本,找导演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