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有人又趁乱问道:“那目前的娱乐圈中,有您认为在公众人物这块做的比较好的吗?” “有,刘德哗先生。” 本就是随口提的问题,没想到张辰回答的非常认真,而且是张口就来。 显然,这个人选是他深思熟虑过的。 “可有人说,刘天王表现出来的都是他的表演,是他立的人设~” 张辰笑着摇摇头:“不重要。 公众人物,论迹不论心。 如果一个人装了一辈子的君子,那他就是君子。 刘天王出道几十年了,风评好,三观正,没闹出过什么丑闻~ 就连普通的家长,如果他的孩子跟他说,自己的偶像是刘天王,家长多半也是不会阻拦的。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,如果把偶像换成其他人,家长未必就愿意。” 张辰的一番话,引起人们的深思。 刘天王他们他们并不陌生,但好像还从没有人从这个角度解读过刘天王。 发布会结束,半天时间就传的天下皆知。 除了影迷们兴奋《环太平洋》终于要开机外,人们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张辰关于公众人物的看法。 很快,央媒下场,对张辰的言论给予了肯定。 【公众人物应该在品德方面做到诚实守信,遵守道德底线,同时在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模范引领作用~】 这相当于给张辰背书了~ 那还有什么好讨论的。 本来还有人想抓着这个事,给张辰上上眼药呢。 没想到央媒直接给套了一层金钟罩。 很多剧组都开始跟星辰娱乐学,在选演员的时候也会提出类似的要求。 他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? 当然知道。 大家都是圈里人,谁什么德行,心里都有个谱。 以前人家找上门了,不想用也不好推脱。 现在不一样了,我响应国家的号召,宣传正能量。 你想上我的戏,可以,也做个头发检测,而且结果对大众公开的。 反正剧组就主打一个装不知道。 不知道你还有那什么的习惯啊~ 什么,档期不合适? 那真是太遗憾了。 下次有机会咱们再合作~ …… 上面的这些都是电影圈的事,电视圈最近只有一件事——《黎明之前》火了。 而且是大火! 刘新杰,谭忠恕,段海平,顾佳华,李博涵,齐佩林,孙大浦,马蔚然…… 大大小小的主角配角全都火了。 人们哪看过这样的剧,节奏飞快,而且干货极多。 建国以后的谍战剧本就不多,像《黎明之前》这样,描写了大量技术细节的就更没有了。 看过《越狱》的毕竟只是少部分人,大部分国内观众是没接触过美剧模式的。 更理解不了放钩子的操作。 每天两集播完,观众们都欲罢不能。 一开始人们还奇怪呢,为什么这电视剧就这么好看。 慢慢的人们发现了,这电视剧缺德啊。 每次到了要结束的时候,必定放一个钩子。 一个钩子套一个钩子,钩的观众欲罢不能。 《黎明之前》是完全按照美剧模式写的剧本。 美剧因为是周播剧,剧本通常都很扎实。 剧情推进快,线索多,而且注重悬念。 《黎明之前》参考的就是这个模式。 好的剧集都是多条线相互缠绕,《黎明之前》的故事线分为三条: 情报斗争线,‘水手’段海平与‘休眠者’刘新杰的配合,第八局要抓捕水手,调查内部的休眠者,双方之间的正反博弈; 情感纠葛线,刘新杰与顾佳华在战斗中产生的情愫,刘新杰与谭忠恕的兄弟情; 权利博弈线,第八局内谭忠恕平衡各方势力,李博涵与刘新杰、齐佩林、孙大浦等人矛盾激烈。 三组人物,三条线,互相穿插,每一步的发展都让人完全想不到,偏偏剧情还发展的贼快,一集一个小危机,让人欲罢不能…… 观众们就是欲罢不能,每天的黄金档,那都是一边骂一边看。 看完就骂,骂完还想看,就想看着刘新杰怎么化解危机。 每集都有钩子,但每集的剧情发展都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。 每天两集结束,没得看了。 观众们闲来没事,就顺着钩子想,想如果自己是刘新杰该如何破解困局。 然而第二天一开播,居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。 “这剧的剧情真是扑朔迷离~” 这是观众们对《黎明之前》的普遍评价。 曹炳琨每天都处在亢奋之中,他终于知道,红是一种什么感觉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