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又到了年底,照例,电影局又举办了一次行业论坛,研讨会性质的,讨论中国电影的未来。 这样的研讨会几乎每年年底都会举办,去年张辰就去了,感觉没什么意思。 今年本来不想去,但电影局领导点名让他发言。 他当然要发言,国内第一部科幻片导演,票房又刚刚过了四亿,当然要分享经验。 时间定在一月中,张辰还有准备的时间。 12月的最后一天,《蓝莓之夜》上映。 一部墨镜王拍的文艺片,许多人别说看过,甚至都没听说过。 片子很王佳卫。 许多人说这就是外国版的《重庆森林》,连剧情都一模一样。 一个发际线偏后的英国小伙爱上了一个帮她解决残羹剩派的姑娘,然后在姑娘离他远去,并且搞了犹太妞之后思念至极。 电影的节奏非常慢。 王佳卫这个人被誉为电影大师,他的电影,喜欢的人算是喜欢的要死,不喜欢的是一点看不进去。 什么人喜欢他的电影,其实就是文清。 这年代,文清还不是一种病,相反,是潮流。 文清的人都有一种特质,对于看不懂的东西就极度追捧。 王佳卫的电影刚好符合这点要求。 获过奖,说明有知名度,还有淡淡的装逼感,给人的感觉就是高级! 文青们看了就无法自拔。 所以说,这是时代的产物。 你看2010年后还有人觉得他是大师吗? 因为老一代文青都长大了,知道了世界不是靠装逼运行的,而新一代的文青凋零,大家不吃这一套了。 不过现阶段,国内的观众就认大师。 电影拍的好不好看另说,听说是大师的作品,先看一遍再说。 其实他的电影真没几个人能看懂,但这两年的人对获奖作品有一种盲目追求的心态,好像自己看获奖作品,自己也跟着就高级了。 王佳卫上一部在内地上映的电影是《2046》,内地居然拿到了3000万的票房。 一部文艺片,你敢信? 同时期的《新警察故事》才4300万票房。 当时程龙尴尬的要死,在香港都不敢接受采访。 估计就是有《2046》的成绩打底,王佳卫信心爆棚,别人都挪档期,他不挪。 然后被《环太平洋》秒成了渣。 《环太》已经上映第四周了,票房仍旧要高于上映首周的《蓝莓之夜》。 墨镜王这个人,作为朋友或许不错,思想天马行空,可能是个聊天的好对象。 但作为合作伙伴,真的不敢恭维。 张辰和黄百鸣聊天的时候,黄曾经透露过。 那时候在新一城,墨镜王是公司编剧,黄是创作总监。 香港的影视公司,写剧本很快的。 然后到了墨镜王这里,一个月一个月的交不出剧本,黄就把他开了。 这说明什么,对待工作不认真。 不止这个,对待投资人也不负责。 《东邪西毒》超支的投资人差点破产。 一部《繁花》拍了三年。 就这还有人吹呢。 说什么慢工出细活。 三年啊,拜托~ 什么投资人经得起这么拖? 就像那个笑话讲的,电影的投资人,第一次去探班是坐着大奔去的,意气风发。 然后第三次探班就换成了自行车,电影再不上映,饭都快吃不上了。 张辰跟这个人有点不愉快,之前因为《叶问》还打过嘴仗。 嘉禾要拍《叶问》,泽东影视跳出来说,不要抄袭。 拜托,叶问和黄飞鸿一样,是公众人物,又没有版权,何来抄袭。 也就是泽东影视这个名字太牛逼,张辰没敢太哔哔。 现在嘉禾《叶问》都上映了,王佳卫的《一代宗师》还没拍完呢。 对了,说起王佳卫,就不得不说说他的好基友刘振伟。 刘振伟真的可以算是心态特别好的导演,一点偶像包袱都没有。 什么名导,完全不在乎。 《大话西游》在内地意外火了,这家伙就把《大话西游》的ip价值榨的一点都不剩。 可谓是一点吃相都没有。 从《情癫大圣》开始,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打着《大话西游》的名义圈钱,真可谓是将恰烂钱进行到底。 他和王景还不一样,王景也恰烂钱,但起码还有认真的时候。 刘的电影看不到任何对电影的该有的尊重,就是把内地观众当傻子,能忽悠一个是一个。 为什么说他一点偶像包袱都没有了。 因为不管是香港还是内地的名导,即便过气了,对待电影的态度起码是认真的。 但刘振伟不是。 他就是为了钱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