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首映礼后必然会有晚宴,不过在此之前会有媒体采访环节。 虽然不是所有媒体都允许参加首映礼,但一些关系好的是可以的,只是不允许拍照录像,也不允许剧透。 “郭凡导演,您对电影的票房预期是多少?” “这个~”郭凡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,干脆推给了张辰:“还是张导来预估一下吧,我毕竟是第一次执导,他的经验更加丰富~” 张辰也没客气:“保守估计,全球票房至少三亿~” “单位是美元?” “当然。” “那您做出这种猜测的依据呢?” “因为这部戏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路线,海外观众对个人英雄主义很推崇的~” 虽然这两年好莱坞已经出现了不少组团的案例,漫威电影,《速激》系列,都是组团打Boss,但个人英雄主义仍旧有不小的市场。 “那您觉得内地票房能到多少?” “这个不好说,但破三亿应该没问题的~” 撇开新人导演的因素,光是星辰娱乐出品,范小胖主演,国内第一部太空科幻电影,这三个噱头,就值三亿~ 晚上的晚宴,电影局和航天科工的领导并没有参加,来的基本都是圈里人。 很多人都对郭凡等人表示了祝贺,不少电影公司的大佬凑上来和郭凡攀谈。 因为大家都知道,郭凡虽然是星辰娱乐的人,但星辰娱乐并不限制旗下的导演接外戏,大家还是有合作机会的。 即便现在郭凡只有一部代表作,还是最烧钱的科幻片,但不要紧,可以先拉关系嘛,而且也不是说,郭凡就只会拍科幻片,万一他还擅长别的呢~ 后世能被称为工业妲己,郭凡在人际交往这块自然是没问题的,虚与委蛇,和各位大佬都相谈甚欢。 刚刚电影局的一番表态,一些人动了心思,居然像模像样的和郭凡讨论起科幻电影的拍摄来。 郭凡一开始还挺兴奋,掏心掏肺的往外倒干货,什么样的镜头怎么拍,大概需要多少钱,预算找哪家特效公司最划算~ 表现的非常热情,说出来的东西也一点水份都不掺~ 可渐渐的,他觉出不对劲了。 这帮家伙,一张口就要拍科幻电影,但一说到特效却都闭口不谈。 清一色的嫌贵,觉得这妥妥的就是给美国那边送钱,即便郭凡告诉他天工异彩就能作,并且价格比好莱坞要便宜,依旧得不到重视。 没有特效那怎么拍科幻片? 我们可以做软科幻嘛,《月球》,不就是软科幻吗? 再不济,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》,那也是软科幻~ 他么的,原来都是骗补贴的。 国产电影就是被你们这帮王八蛋弄成现在这个样子的。 郭凡毕竟是年轻人,还是有是非观念的。 后来还是王景和他讲了这其中的关键: “实打实的拍硬科幻,这帮人当然也投的起。 但周期长,变现慢,不确定性还大~ 你以为这些人是虔诚的电影人? 错了! 人家是商人。 商人逐利,看重的是商业回报,你和人家讲情怀,人家觉得你是傻逼。” 郭凡傻眼:“那怎么张导就可以几千万几千万的投进去做电影?” “因为你们张导是年轻人,而且还不是商人,最主要的,他一直成功~ 如果你第二部电影也接着成功,那你对外宣布要募集一亿资金拍电影,多的是人上门给你送钱,因为他们相信你能继续成功下去,你能带着他们赚钱,但如果你失败了,就再不会有人相信你了~ 说白了,你们张导能有如今的地位,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失败过,每一次都赢,你知道这有多离谱吗? 行了,年轻人,给你个建议,不要好高骛远,先做好自己~” 王景,真的是好心。 郭凡的起点太高了,处女作就是5000美元的科幻片,还是中美合拍。 王景看了电影,确实不错,票房肯定能大爆。 一飞冲天这种词就是用来形容郭凡的。 天才,王景见的多了,他自己就是。 陨落的天才,王景见的更多。 但两人交往不深,他也是看在对方是新人的份上提点两句,换了其他人,他根本就不会管。 拍了拍郭凡的肩膀后离开,只留下对方一个人在原地。 郭凡内心挣扎,他可是立志要做‘张辰一样的男人’的,现在王景告诉他,张辰是神,不是人,郭凡有点接受不了~ 但王景有一句话说的很对‘一个人一直赢,你知道这有多离谱吗?’ 自己能一直赢吗,恐怕是不能的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