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第二,也是他此次来最想知道的事,“公主预计将棉花的价格区间,定在多少?” 他是亲自从漠北赶来的,如今寒灾还未爆发,市场上棉花便开始走高。 昨日冀州的棉花已从从前的二百文一斤,涨到了三百文…… 公主呢? 她收购这些棉花,是为了赚银子,还是,为了漠北的百姓? 盛知婉自然不是为了银子。 商行聿从特丹运来的白银如今一部分躺在秦氏各地钱庄,一部分运往显龙山。 但她也不能将这些棉花一分银子不要送出去,那样会打乱市场。 最终盛知婉将价格定在二百五十文到三百文之间,穷人咬咬牙能买得起,最重要的还是要防患大小豪强的投机敛富…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哪怕灾难之前,这点也很难改变。 本钱大的,比如上一世的孟央同三皇子之流,官商勾结、收买控制士绅,垄断市场,让市场上只有高价棉在流通,彻底堵死了普通百姓活命的机会。 本钱小的,小商贩也能嗅到利益,低买高卖,赚一笔差价,这都是人心趋利的选择。 第一种是要坚决杜绝,第二种,可以有,但不能太多。 水至清则无鱼。 最好的,还是能同当地盘踞的士绅大族合作,双方都有利益,但又不至于因为这些利益,将任何阶层的百姓逼到绝处。 在生死面前,利益原则都可以适当放宽一些,盛知婉选中杜逸之,未尝没有他出自冀州大族杜氏的原因…… 林掌柜在偏厅坐了两个时辰,杜逸之才被汀兰带出来。 二人离开公主府后便分道扬镳。 杜逸之如今的身份是盛知婉名下一个庄子的庄头,熟门熟路进了其中一个院子。 一灯如豆。 从大家族的正头娘子,到被赶出来拉扯子女的寡妇,杜母早就习惯了什么事都自己做,哪怕如今日子好过,也要做些绣活补贴家用。 得知儿子明日便要回冀州,杜氏的针线篓子差点从腿上滚下。 她第一反应便是阻止。 “不行!老夫人和大爷若知道你还活着,定不肯放过你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