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2章 :国事之繁-《覆秦》
第(2/3)页
陈馀为九卿之一的廷尉,掌管唐国法律之事,这大半年来做事勤恳,河北之地的安稳离不开他的贡献,他现在说的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
而且是吴广在施行约法三章前就已经料到的问题。
约法三章,是一种收拢人心的临时手段。
吴广借助此招速取燕地,得到数百万燕人的拥护,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,可以应对秦军的攻势,这手段的效果非常好,但同样副作用也很大。
偌大的地域,数百万的民众,不可能仅靠“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”进行治理,这简单的三条法律还不足以维持一个稳定的社会。
人都是有私欲,有私心的,为此犯罪再正常不过。
严刑重罚下,尚且会有人冒险去犯罪得利,更不要说约法三章留下的大漏洞。
杀人、伤人及盗抵罪。
除三者外有很多犯罪不在其中,比如欺诈勒索,威胁辱骂,还有通奸,教唆之类,总之施行约法三章后的燕地治安有些不太妙。
犯罪横行,让许多燕人忍受不了,很多人在遭受欺辱后前往官府请求公道,结果法律已废,就连官府也对“三章”之外的犯罪行为无能为力。
这让许多人感到绝望,渴望能像赵地一样施行在秦法上修改删减后的唐律。
吴广想了想,问道:“廷尉以为上求官府者是黔首庶民多,还是地方豪族多?”
陈馀一怔,道:“欲恢复法制者,多是黔首庶民,地方豪族并无多少请求。”
左丞相舒欣出言道:“燕地豪族势力颇大,无法律约束下,多对黔首威逼利诱,兼并田地财产,借此牟利者甚众。大王若欲在燕地重行法制,彼辈定然反对。”
吴广闻言冷笑。
这是当然的事情,没有了严格的法律管理,地方上比的就是谁的势力大。
有法在,没权没势的黔首被豪族乡霸所欺,好歹还有一个伸冤的地方。
现在法律尽废,那些豪族乡霸有一万种方法绕开“约法三章”将小民收拾的妥妥帖帖,各种威逼利诱,兼并土地,那是混的风生水起。
没了法律,底层的人连伸冤叫苦的渠道都没有,只会过得更惨。
底层黔首想要恢复法律,保障自己的权宜。
吴广为首的唐国中央也想恢复法律,以稳定地方情况。
中间的那些地方豪强可就不愿了,他们属于是约法三章的受益者。一旦吴广违反诺言收回约法三章,势必会引起当地豪强的不满,甚至还会散播对吴广不利的谣言。
现在关中新定,吴广同样是靠着约法三章收拢人心,并不宜在此时违背诺言强制在燕地推行法制,这样很容易损毁吴广的名声。
唐国还有大敌当前,在战争可能爆发的情况下,行事要稳妥一些的好。
略一思索,吴广将目光转向殿中一人身上。
“燕地黔首苦无法制,而豪强大族不愿,中间或是有些误会,此事当由文宣将军前去开导。”
阿牛笑道:“大王放心,臣必让燕地诸豪族明白无法制之苦,让他们皆乞求大王在燕地推行我唐国之法。”
“嗯。”
吴广点头,如果燕地的事情处理的妥当,日后还可成为在关中重行推行法制的一个榜样和依据。
说起来约法三章当时爽,事后就成了烂摊子一堆,得费尽心思去处理。
不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就以燕地来说,要是当时吴广不这样做,燕地诸城绝不会轻易向他这个外来的楚人投降,可能还会推出由当地燕人领导的势力来与吴广对抗。到时候王离大军一至,吴广却不能整合燕赵,那就太容易完蛋了,故而约法三章是当时最好的手段,不得不为之。
处理完这件大事,吴广又与重臣商量了一些其他事项,便散朝离去。
诸将臣僚各有公务,也都纷纷回官署做事。
此次朝会上被吴广点过名的韩广,脚步颇有些轻快。
“前将军守河东,后将军镇关中,右将军驻扎于河内,这邯郸之地就剩左将军一个大将了。自司马将军以下,属我韩广能力强,今日大王让我同司马将军主招募兵卒,便是有重用之意,说不得日后能让我领一支精兵。”
“飞熊在于关中。羽林军为大王禁卫,其主将地位定然很高,不知我有没有机会?若是羽林不行,那还有虎贲和龙骧二军。我是龙骧好呢?还是虎贲好?唉呀,都是好名字啊。”
韩广遐想连篇。
结果刚出殿门,便被一人叫住。
“韩将军请留步。”
韩广脚步一顿,回首看去,见是个中年儒生。
唐国博士叔孙通。
第(2/3)页